top of page
woohyukafei

創作/製作故事 - Promising






這首的起源,是我有一陣子有持續接收大陸一個大廠牌的收歌訊息,遇到喜歡的方向就以此為動力來寫一下試試看。然後有一次他們的需求是要一首for遊戲的主題曲,需要比較偏歐美,希望電音和搖滾有結合,要有氣勢。這也是我個人想玩的風格之一,所以就決定寫寫看。


雖說是歐美風,但和弦的構想我卻依然是從我喜歡的日本音樂吸取養分,我想到了我的偶像久石讓老先生為一部可能知道的人不太多的老電影《水の旅人》所寫的配樂。



這部電影我是國小的時候在央視看到的,當時CCTV還只有兩個頻道,一個禮拜好像也就放一部外國片,而且全是配音的,大多數是歐美電影,所以我媽一看到這禮拜是日本片,大失所望(她那一代人被教育的很討厭日本,儘管90年代正是中日關係的甜蜜期),從頭吐槽到尾,但我卻看的很感動;重點是看完之後,配樂主題牢牢印在了頭腦裡,以我年幼的小腦袋(雖然是一顆號稱在學古典音樂的小腦袋)怎麼都分析不清楚,但就覺得氛圍好喜歡🤣直到很多年後偶然發現原來是久石讓寫的,大概這就是好音樂的吸引力吧!⋯⋯



嗯扯遠了,總之這首歌的主要的那一組和弦pattern就是從這個配樂中所得到的靈感,同主音大小調之間互相借來借去,共通構造了一個奇幻的色彩感。


A段當時第一版寫的旋律有點想模仿《水の旅人》配樂,比較零散的旋律音符,主打氛圍感,B段開始戰鼓加進來推氣勢,副歌為了編demo方便(嗯?)我選擇用nu-metal牆為底(這樣吉他很輕鬆就可以編完哈哈哈)加一條synth lead來做出電競的未來感,然後寫了一組我自己唱的很爽的旋律🎶(把唱demo變成樂趣是我寫歌的一大動力)


當時這個demo寫出來我就蠻喜歡的,也覺得沒有輸給他們提供的參考曲的氛圍,不過他們好像直接選擇了外國團隊寫的(印象,未經考究,反正他們也不會跟我報告後續,沒被保留就石沈大海)


⋯⋯


若干個月之後,我們在構思專輯的時候,我又突然想到這首,覺得,這麼帥的副歌,給我們主唱大人來表現的話⋯⋯🤔應該很棒!!👍但A段一方面音域有點太低(我按男key寫的)一方面當時的旋律現在聽來也不夠好聽,就重新寫了一個更中二更有能量蘊藏其中的A段,然後忐忑的給主唱大人聽聽看⋯⋯


⋯⋯毫不意外的又通過了😻


佛系佛系的過了一陣子的某天深夜,主唱大人的詞又突然就寫好了,主歌前幾個字「滿夜星辰」我就喜歡的不得了,完美抓到了我demo時就做好的鋼琴+Pad所鋪出來的朦朧氛圍;B段的推動、副歌的炸裂都非常貼合我作曲時的想像,這就是主唱大人當年說的「中二人士互相懂」吧,好帥!




 


再來說製作。編曲其實demo的時候最主要的樂器搭配就已經想好了:


鋼琴和pad和歌詞直接很合沒有換的必要就完全沿用,但因為歌詞是「滿夜星辰降臨於此」,所以前奏我加了一些滑管吉他咻咻咻的,來表現星空、有流星劃過的畫面;


B段也沿用demo時就做好的epic toms,把氣勢逐漸推起來。demo用的音色其實沒有很好,是一組自帶空間的,力度分層也不太細膩,所以一直想換,在租了EW的大包之後有試過去用stormdrum或類似功能的其他音色來換,但換了之後味道都會跑掉,最終還是換回來了,用「對」的音色遠比「好」的音色更重要🥸


副歌因為nu-metal底,就會很自然想要去靠近linkin park那種音牆,也是我年輕時候的夢想了。雖然說沒條件像LP他們真的拿Cabinets擺一面牆來收音,但幸福的是這時代plugin和amp/cab sim的品質已經相當高,所以正式編曲的副歌吉他power chord我彈了兩組一樣的,然後嘗試掛不同的amp+cab sim組合擺開在不同pan,以現有條件努力做的更「牆」一點。


副歌炸出來的鼓組因為想要和主歌可以有所區別,編曲時我的想法是用原聲鼓疊加電鼓sample,讓大鼓的punch更乾脆俐落一點,snare則是疊一個空間很大的sample在背後拉開縱向深度,原聲鼓和電鼓差不多比例一半一半。

但實際在Q毛老師幫我們打了很精彩的真鼓之後,本身層次就有做出來,tone也太好聽,混音時我準備好的sample完全失去了疊進來的慾望,只很小聲的以trigger的方式補了一咪咪的中頻的紮實度而已,老師打這種有power的風格真是完全沒在客氣,就是舒服~


間奏試著做了類似metal core的那種大鼓+Bass+吉他蹭蹭蹭咬在一起,現場彈的時候有咬到就會很愉悅;後半加入了一條keyboard solo,用鋼琴音色+synth lead,線條想要稍微沾一點點Jazz的思路但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有做到多少🤤




第二段主歌的Bass我是下了功夫的🫠原本我按照類似第一段順順編,編完也都覺得還可以;在我編曲交出去給主唱大人之後大約兩三天的某天,中午在學校門口等接小孩回家的時候,無聊在聽電台廣播,聽到一首歌,雖然乍聽只是抒情歌,當時就覺得「喔幹這bass怎麼編的那麼精彩,誰幹的??」立刻開shazam一搜尋⋯⋯好,好喔,亀田誠治老師製作和編曲,難怪🧎⋯⋯⋯⋯⋯⋯但也就當場受到啟發,回來就把這一段給重新彈了,試著用了好多同一根弦上的8度大滑音和與vocal對話的設計,彈完就覺得我自己Bass進步了(x😂


(然後在為了演出而練琴背譜的時候就好想回去把編曲時的自己打一頓🫠⋯⋯你能不能考慮一下以你背琴的高度,站著彈高把位手有多難凹⋯⋯😑)



如果這是一首單曲的話,最後一段副歌結束我應該會讓音樂就直接和vocal的長音一起結束掉,但作為概念專輯中承上啟下的一首,為了讓接到下一首不要太突兀,我還是寫了幾個小節的ending,從minor chord的單純的暗加入更多不和諧音,兩位主角看著烏雲飄過來,準備要開戰了(但即使做了這一段,接下一首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一些難題,寫下一首再解析ww


這首的混音是專輯第一首混的,也由它建立起了整張的tone:要有power,要有寬度,要有深度,頻率要打得開。結果後來發現頻率的部分這首是格外的「打得開」,畢竟副歌Bass有充分利用五弦的音域,吉他也用drop D來彈,下盤的確下得來。寬度的部分主歌的大空間pad和副歌的音牆也都很「開」。所以我一直說這首是專輯最「寬廣」的一首歌👍




 


可以透露的情報:


1,專場那天結束後物販賣拍,和許多觀眾聊天,發現這首意外的大受好評欸,原本我們都沒想到這首會是好評最多的,好開心!!!!❤️


2,錄音前主唱大人好像有點怕這首,覺得高,我倒是一直覺得「哪會啦這哪裡高」,實際錄一錄,真的還行🤤(因為有別的更難的當參照組哈哈哈)⋯⋯


不過每段副歌最後一個字me~~~的尾音,錄音時我要求主唱大人「要在尾音抖幾下!」

主唱表示:😳

然而下一個take直接就完美做到了,當下在場的三人都一個爽臉xDDD印象好深刻😂


2.5,那個尾音me(包括整個副歌押的「ㄧ」韻)我其實覺得不好發音,但主唱大人唱日文唱多了她說這樣很好唱(?)好啦反正不是我唱🤪下次我再寫更高一點(你夠了


3,第二段主歌和ending有一個綿延不絕的synth lead,那個我加的時候只是想穩住律動並且加一點電音感,沒想太多,編完後感覺,欸怎麼有點孤勇者的味道,我就跟主唱大人說我們這首要對標孤勇者,要紅成兒歌(不可能啦😂


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